5月23日,是南太湖绿色智能制造产业园西平台动工的第539天,像这样的隆隆声也在539天的反复演奏下,成为这片工地最催人奋进的旋律。上山下坑、削峰填谷的“拓荒”运动就这样轰轰烈烈地向前迈进着。眼看即将进入收官阶段,南太湖重点办副主任何超这些天一刻不得闲,回填区域的分层厚度、石料粒径、碾压次数等涉及未来建设质量的参数是他每天的重点监控对象。“现在回填工程已完成80%,最后一个矿坑完成至正8米,离标高还有6米的距离。”
作为未来南太湖大项目落地的空间保障,西平台的建设速度与园区的规划进程息息相关。回填质量不达标、推进速度有延缓都将影响入驻企业的建设进程。为了确保平台承载力、孔隙率以及沉降差等指标符合要求,去年,何超几乎每天都泡在工地,与质量和时间并肩赛跑。“春节假期上来,运输车辆增加50辆左右,挖掘机增加10台,炮锤增加2台,现在每天的工程量提高40%,我们下一步还要继续增加机械设备,尽快完成场平工程。”
南太湖领导干部实干争先的干事热情也影响着辖区内的在建项目业主。其中,桐昆集团浙江恒腾差别化纤维有限公司四期项目就在一年时间里完成了15亿元的投资,预计主体厂房的土建工程本月底就可以竣工,再经过近4个月时间的设备安装与调试后就可以开始试生产。投产后,总占地面积达1000亩的桐昆将形成200万吨的年产能,预计年产值可达150亿元。从2011年签约落户以来,桐昆稳步前行:2013年,一期正式投产;2016年,二期顺利诞生;2018年,三期加入阵营;今年下半年,四期就将起航。然而这样成功的四步走战略却并不是当初落子南太湖的最初方案。当时,两期35亿元就是企业定下的“终极目标”。公司总经理沈建松说:“二期投产后,我们感觉长兴的营商环境非常好,包括开展的‘三服务’活动对我们企业的帮助很大,特别是在生产要素保障方面优于其他地区。”
确实,潜力已成为南太湖选商引资的重要筹码。今年以来,共接待客商80余批次,外出招商涉及6省(直辖市)20余座城市,紧盯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目前重点在谈项目40多个,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0个,预计6月份可再签约亿元以上项目3个以上。围绕项目“尽早签约,尽早开工,尽早投产”目标,南太湖上下以全过程参与、全方位服务、全身心投入的工作作风,全力加速项目建设。“超时序进度推进40个在册的亿元以上项目,到目前为止,已新开工项目6个,新竣工项目6个,在半年度以前,我们可以再增加4个开工项目、2个竣工项目。”南太湖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凌倩说。
下一步,园区将继续围绕平台打造与项目引推双线作战,持续聚焦“高标准打造绿色智能制造产业园及新能源汽车配套产业集聚区”发展定位,加快推进万亩平台建设,依托吉利汽车配套产业园“平台效应”和“后发优势”,合力推进主导产业集群集聚发展,努力开创高质量赶超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