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教育部出台“双减”政策,距今已有一年时间,在过去的一年里,该项政策在长兴落地施行的成效如何?本报特别推出调查报道,从多个角度,回望过去一年里校园内外的变化。
从暑假作业看变化
今年,实验二小五(4)班的学生领到了一份特殊的暑假作业。没有练习册,也不再是试题卷,数学老师钦夏芸要求孩子们以4~6人为一组,运用这个学期学到的长方体与正方体知识,在广泛调查收集城市发展数据的基础上,以“规划师”的身份创造自己心目中的城市模型。
钦老师说,这一份作业,不仅涉及数学知识,还包含了美术、科学、语文等元素:“现在我们数学作业不再是以前纸笔的形式,而是要更多考验学生的思维能力,一方面是巩固数学知识,另一方面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生之间的交流能力、合作能力。”
这样一份特殊的暑假作业,其实也是学校贯彻落实“双减”政策的一个缩影。作为县作业改革试点学校,在过去的一年里,实验二小把握核心素养立意的主方向,以语文、数学、英语为第一梯队,结合平时的单元教学,开展一个大单元统摄观念之下的作业设计,打破了原有学科之间的壁垒,更多以课外实践的形式,实现书本知识与生活的链接。“作业难度对我来说没怎么变,但作业形式多样化了,就比如要求我们动手的作业比较多。”学生江煜说,如今老师布置的作业,往往十分新奇,大家做作业的兴趣被激发出来。
学校副校长施月红表示,“双减”政策并非只在于“减”,更多的是对一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学科的教学将更具整体性,教学模式更具创新性,始终坚持把知识为生活所服务这样一种意识,渗透到日常教学的点点滴滴,“不再唯书本、唯分数,更重要的是学以致用,为了以后更好进入新的学习征程,为全面发展、五育并举打好小学阶段基础。”
劳动教育正式“上线”
今年5月,教育部发布有关政策文件,从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劳动课将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为此,不少学校在落实“双减”政策的过程中,把劳动教育作为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长兴一小五年级学生闵昱家中,他正跟随奶奶学习包饺子的技巧。今年暑假,根据劳动教育的要求,学校把暑假作业的主阵地从书房转移到了厨房,要求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相应地学会一项食物的制作,并在开学之后进行展示,“上次在实践中心基地包饺子的时候,我把饺子包成了小笼包,但是今天在奶奶的帮助下,我包的饺子虽然露馅了,但也算成形了,有点自豪。”
从书桌上的文山题海,到砧板上的切洗削剁,孩子开始掌握更多的生活技巧,家长有了更多的亲子时间。不仅仅是书桌前的简单陪伴,而是有了更长更深的参与。“我们的孩子总要生活的,总要有自己的能力的,劳动教育课程就很好地诠释了这个层面,让他们从小就能够学习自主自立以及走向社会的能力。”家长刘亚琴对于孩子的变化十分欣喜。
从教培班到兴趣班
在长兴街头某健身俱乐部,家长张雯雯正在给孩子报名暑期夏令营。她告诉记者,以往的大部分暑假都是家长们最忙碌的时候,渴望“无缝衔接”式将孩子送入培训班。而今年,伴随着学科类培训的销声匿迹,把孩子从英语、数学、奥数等各种培训课堂送到了篮球场与羽毛球场上。
受到“双减”政策的影响,今年暑假报名健身夏令营的学生、家长数量相比往年提升15%以上,其中,游泳项目的报名人数更是创新高。众多家长表示随着夏天的到来,游泳不仅可以消暑,还可锻炼孩子防溺水能力。
除了体育类的兴趣班,相关艺术类课程的报名人数也得到了大幅提升。书法、乐器以及研学类课程成为家长最多的选择。“目前暑假在强力推的有编程课、古筝、围棋,我们这边还推出了一些研学类的产品,研学内容有星际联盟、海洋探秘等,这都是比较新颖的。”相关培训机构负责人说道。
长兴首次启动暑托班模式
“双减”政策落地后的第一个暑假,长兴部分中小学开始启动暑托班模式,除了做暑假作业、课外阅读等常规内容以外,各个学校还依托自身的实际情况,推出独具特色的素质拓展服务。
“这是布袋木偶!”在长兴二小,老师把木偶戏搬进暑托班的课堂,手把手带着学生们熟悉木偶、操作木偶并且排练简单的木偶戏。“我手上的是小老虎,他可以鼓掌、挥手,还可以点头。”学生杨博雯兴奋地向记者展示刚刚学会的木偶技法。
除了木偶戏以外,学校的暑托班还包括二十四节气歌、窗花剪纸等诸多非遗技艺与传统文化课程,学校老师表示,一直以来,长兴二小都把“非遗进校园”作为学校主打特色教育品牌,通过暑托班课程的设置,可以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进一步提高对于非遗技艺文化的传承。“我们上个学期在三年级组已经开设了部分课程,所以这个学期想在暑假里做一个衔接,计划在未来的几年中继续做强、做大、做精。”教师胡兰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