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网上国际投资促进平台 致力于中国投资促进事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策法规 > 产业
长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长兴县关于加快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
发布时间:2020-09-30    来源:长兴县政府办公室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园区管委会),县政府直属各单位:

  加快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是全域旅游的重要内容,是提升长兴城市品质和提高游客满意度的内在需求,也是文化旅游创新发展的重要突破口。为全面落实省政府“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建设文旅深度融合先行区”和“创建20个文旅产业融合试验区”的要求,长兴以“积分制”为抓手,加快推进文化和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全力打造长三角文化休闲旅游目的地,特制定本意见。

  一、总体目标

  探索采取一套量化的积分体系,通过指标框架、权重与分数设置等积分设计,考核具体的项目及项目的参与者的举措。围绕“长三角文化休闲旅游首选区”的目标,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为引领,按照“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原则,加快打造“一轴两翼一区”的文旅产业发展空间格局,持续优化文旅产业结构,探索创新文旅融合“积分制”管理模式,推动文化事业更加繁荣、文旅产业更加发达、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全力创建成为浙江省文旅产业融合试验区,打造“诗画浙江”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二、重点任务

  (一)树立文旅融合发展新理念。

  1.提高文旅融合理念认识。尊重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规律,推进文化和旅游理念融合、职能融合、产业融合、市场融合、服务融合、对外交流融合,找准文化和旅游工作的最大公约数、最佳连接点。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与农业、工业、体育、健康、科技等其他各领域多方位、全链条深度融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并进,为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提供新动力。

  2.推动文化资源宜游化建设。以小浦镇、水口乡为试点推进实施文化基因解码工程,建立“文化基因库”,保护和传承优质文化基因,并将优质的文化基因植入到旅游产品开发中。推进文博场馆景区化,培育太湖博物馆国家4A级景区。对纪念馆、非遗馆、图书馆、农村文化大礼堂等文化阵地服务功能进行提升,因地制宜增加旅游咨询、游客接待、休闲休憩等功能,增加游客互动,变单纯的文化展示空间为互动的文化旅游休闲空间。

  3.加强旅游资源文化内涵提升。鼓励景区(点)、民宿、乡村酒店等旅游休闲场所增加阅读推广、非遗展示、演艺表演、文创销售等文化服务功能,打造文旅驿站、景区演艺、非遗民宿、民宿书房等文旅产品,在游客旅游休闲的同时感受长兴富有特色的文化魅力。

  (二)构建文旅融合新布局。

  4.构筑文旅融合空间布局。全力构建“一轴两翼一区”文旅产业融合空间格局。一轴:由北向南构建以水口乡村旅游产业集聚区、龙山慢生活休闲旅游区、城市历史文化休闲旅游区、城南希望田野旅游区为一体的文化旅游发展中轴线。两翼:“一翼”是加快推进以太湖龙之梦乐园为龙头,洪桥、开发区(太湖街道)、夹浦滨湖一体联动,形成依托龙之梦乐园溢出效应的太湖风情文化旅游产业集群;“一翼”是以仙山湖景区为核心,整合中国扬子鳄村、上泗安古村、二界岭乡村风情等文旅资源为一体的仙山湖田园风光文化旅游圈。一区:整合小浦、煤山等乡镇的“古生态、红色文化、乡村旅游”等资源,打造长兴历史文化旅游区。

  5.推动文旅融合产业集聚。以太湖龙之梦乐园为引领,加快太湖演艺小镇创建省级旅游类特色小镇,推进太湖图影培育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打造世界级文化旅游目的地。依托水口、龙山乡村旅游产业基础,进一步挖掘贡茶文化、禅茶文化、养生文化,加快建设文旅驿站、金山遗址公园、片区综合环境整治等文旅品质提升项目,加快打造水口全域旅游示范区、龙山旅游风情小镇。加快推进小浦文化基因解码及旅游产品植入,突出特色民宿集聚,持续丰富文旅业态产品,打造小浦乡村文旅产业集聚区。以山地休闲旅游发展为抓手,丰富山地休闲业态,完善文化旅游基础配套,打造城山沟——茶映南山山地休闲旅游产业集聚区。

  6.推进文旅风情镇村建设。实施“百城千镇万村景区化”工程,做好“美丽城镇+”的文章,完善旅游基础配套,培育建设水口、泗安、和平等一批景区镇;坚持保护好原生态的民俗习惯和生活气息,丰富景区村庄业态,培育建设一批3A级景区村庄。以自然风景、建筑风貌、节会风俗、特产风物、餐饮风味、人物风采“六风”为引领,提升文化旅游产品,加快推进煤山、龙山、吕山培育省级旅游风情小镇。推进非遗保护向深度融合,发掘各类非遗元素进入市场、融入旅游、走入生活,推进非遗进景区(点)、进民宿、进酒店,打造非遗特色小镇、非遗民俗文化村。

  (三)打造文旅体融合新产品。

  7.加快文旅项目提速建设。完善项目推进机制,以“领导联系、季度例会、督查通报、专题会商、年终考核”五项制度为抓手,形成县主要领导亲自主推太湖龙之梦等重大文旅项目,县分管领导专项推进文旅项目,各相关部门和乡镇(街道、园区)合力推进项目建设的三级联动机制,加快太湖龙之梦乐园、唐潮十二坊、原乡度假村等文旅项目尽快建成,并产生经济效益。加快推进旅游景区(点)品质提升,丰富景区业态产品、文化内涵等内容,不断提高游客满意度。

  8.打造文化旅游演艺产品。实施“文旅演艺点单”行动,推进文化演艺“五进”活动(进景区、进企业、进村庄、进社区、进文化礼堂),丰富景区(点)、景区村庄文旅产品,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创作以龙之梦为龙头、长兴全域旅游为龙身、水口乡村旅游产业集聚区为龙尾的“太湖观光大道”文化旅游产品,用文化演艺诠释旅游产品,以旅游产品传播长兴地方文化。鼓励景区(点)创作符合景区(点)特色的文化演艺节目,推进景区夜间演艺,推出一系列时间短、花样多的小表演,打造“白天观景,晚上赏秀”的全新文化旅游生活方式。

  9.提升乡村旅游产品品质。以打造乡村旅游升级版为目标,鼓励利用闲置农房、集体用房等资源发展特色民宿,推进煤山、和平、林城三大板块的民宿发展,培育民宿村落,打造民宿集聚抱团发展新模式。深化乡村民宿“积分制”管理,推进全县乡村民宿规范、有序、健康发展。鼓励景区村庄挖掘文化旅游资源建设民俗风情博物馆,推进景区村庄业态提质,不断提高景区村庄运营管理水平。

  10.推动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推进东鱼坊历史文化街区引进文创设计、文化艺术、影视娱乐、文博文旅经营等文化创意企业,着力打造成为一个承载城市文化、旅游、商业功能的高品位文化创意街区。创新紫砂制作工艺,梯度发展高、中、低档紫砂制品,开发适宜游客的紫砂旅游商品,打造长兴紫砂品牌。推动紫笋茶、百叶龙、丝绸、编织等传统工艺技艺、非遗与创意设计、时代元素相结合,引导开发具有长兴特色的文创旅游商品,强化文化内涵和附加值。

  11.培育体育运动休闲产品。积极推进体育产业实现新发展,重点培育省级运动休闲小镇,充分发挥本地自然资源及地理区位优势,培育山地越野、铁人三项、垂钓等赛事,加强与山、河、湖等独特自然资源的紧密融合,打造“一镇一品”。深入推动体育运动与旅游和文化的融合,为体育产业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和内涵,打造“长三角精品体育旅游目的地”。

  (四)打响文旅融合金名片。

  12.共筑文旅品牌体系。完善提升“茶文化圣地 乡村游天堂”文旅主体品牌形象,探索树立体现长兴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IP。将滨湖度假纳入长兴旅游品牌体系,持续提升长兴乡村文化旅游品牌,加大推广“太湖龙之梦”“江南小延安”“上海村”“519旅游惠民系列活动”等文化旅游形象子品牌,进一步完善丰富长兴文化旅游品牌体系,强化文化休闲旅游目的地形象。

  13.打造“太湖龙之梦乐园”文旅金名片。全面服务太湖龙之梦乐园建设与管理,重点服务动物世界大酒店、雅仕酒店、太湖古镇、嬉水世界和20个演艺剧场等项目尽快建成并运营,实现演艺、游乐、体验、度假、购物等文旅业态集聚。指导太湖龙之梦打造原创歌舞剧。专题策划龙之梦对外宣传推广活动,持续提升太湖龙之梦乐园的影响力和市场覆盖面。

  14.加强市场交流推广。积极“走出去”“引进来”,深入拓展长三角市场,扩大国内市场半径,不断优化文旅产品推广渠道,开展专题的市场交流推广活动,全面提升长兴文旅影响力。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深化“长宜广”“环太湖”等区域合作,加强资源共享和客源互送,利用山海协作平台,打造“文化走亲+旅游推介”双结合模式。

  15.激发文旅产品消费。丰富完善长兴文旅线路产品体系,重点开发以龙之梦为核心的亲子研学、自驾露营、运动拓展、疗休养等不同主题的旅游产品,策划门票优惠、“酒+景”等不同的促销活动,拉动文旅消费。扩面提质长兴旅游惠民卡,开发设计更丰富的惠民产品。推进东鱼坊夜市、龙之梦太湖古镇、水口茶文化景区等文旅夜间消费集聚区建设,支持夏季纳凉节、龙虾美食节、八都岕七夕节等夜间文旅活动,进一步激发长兴夜间经济活力。实施“百县千碗”美食工程,打造东鱼坊、龙之梦太湖古镇等长兴特色美食街区,开展“百县千碗”长兴美食评选,培育创建“百县千碗”特色美食体验(示范)店、旗舰店、美食街区。

  (五)优化文旅融合新环境。

  16.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通景道路,推进城乡公交至景区(点)的延伸,完善通往景区(点)、乡村旅游集聚区的旅游交通指引标识。完善旅游综合服务功能,结合旅游线路产品的打造,加快完善旅游咨询服务中心(点)、标识系统、生态停车场等基础配套建设。结合城市旅游发展实际,整合文旅体资源,融合文旅驿站、游客中心等功能,打造景区城文旅体驿站。深入实施“旅游厕所革命”,加快推进旅游厕所新改建,探索试行旅游厕所“积分制”管理,打造一批“文化主题彰显、长效管理成效显著”的示范旅游厕所。

  17.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统筹实施文化旅游惠民项目。探索图文博场馆“积分制”管理,实施图文博场馆数字化项目,推进图文博场馆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形成常态化动态管理机制,提高场馆服务质量。探索农村文化礼堂“积分制”管理,发挥理事会、专职人员、志愿者等各方力量运营管理农村文化礼堂,提升农村文化礼堂“建管用育”一体化水平,开放周末活动,使文化礼堂各具特色。推进遗址保护与旅游融合,打造徐阶墓省级遗址公园,推进新四军苏浙军区旧址展陈提升,丰富游览体验内容。

  18.优化文旅市场环境。探索星级酒店、A级景区、旅行社、网吧、娱乐场所、直属文化单位六大类文旅融合“积分制”管理模式,建立“每月一督查、一通报,每季一会议、一分析,每年一排名”的“五个一”管理机制,切实提高文旅企业服务质量。深化“1+3”综合执法模式,完善“公安旅游警察、法院旅游巡回法庭、工商旅游科”执法队伍,切实加强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开展文旅市场各项专项整治,确保文化旅游市场安全稳定。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常态化管理,实施文旅企业诚信红黑榜,完善文旅市场诚信体系建设。推进文旅企业安全责任落实和应急体系建设,切实筑好文旅企业安全墙。

  三、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长兴县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县分管、联系领导任组长,县文广旅体局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县委宣传部、县文广旅体局、县商务局、县交通运输局、县市场监管局、县建设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有关部门及乡镇(街道、园区)分管领导为成员,加强对全县文旅融合发展工作组织领导,协调解决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文广旅体局,具体负责全县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工作的协调和推进。各相关部门、乡镇(街道、园区)要进一步明确责任,将工作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点、到人,形成上下一心、合力攻坚的良好氛围。

  2.加大政策扶持。每年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工作,规范资金使用管理,发挥资金的杠杆作用,重点扶持改革创新、基础配套、公共服务提升、品质创建、产业培育等方面,引导社会资本支持推进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认真落实国家、浙江省支持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发展的优惠扶持政策,整合县相关部门、乡镇(街道、园区)等政策性资金,构建共同支持文化和产业融合发展合力。加大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金融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根据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特点推出相关金融信贷产品。

  3.加强督查考核。将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工作纳入对各乡镇(街道、园区)及相关部门的绩效考核中,对乡镇(街道、园区)进行月晒季考,强化工作落实。建立工作例会和日常工作检查督促机制,加强对工作任务的检查指导,及时通报工作进展情况,督促各实施主体加快建设进度,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4.加大宣传引导。充分发挥报纸、电视、电台、网络等媒体作用,开设专题、专栏,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宣传报道,各相关单位要大力开展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宣传工作,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文化旅游产业融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全县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浓厚氛围。

  长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0年9月29日

下一条:长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建立长兴县政府产业基金的意见
与我们联系
  • 联系电话:+86-0512-53660867
  • 传  真:+86-0512-53660867
  • 邮  箱:info@investchn.com
Copyright © 2015-2024 InvestCH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投促中国 沪ICP备2023002757号